抓机遇,做汽车网络安全产业“发动机”
2022-01-10 14:00:42   来源:解放日报   评论:0 点击:

能否跨前一步,在智能汽车进入市场之前和后续迭代升级过程中,给予更多的网络安全指导?这是许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心声。

2022年1月8日,作为上海市网络安全领域首个协同创新中心,由上海大学、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共同组建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多家国际知名机构预测,未来十年,汽车网络安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23%。当万亿级智能网联市场“加速”,安全更需“跑”在前面。上海能否抓住这一机遇,成为全国汽车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动机”?

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正是要探索多种创新主体协同,一起来‘解锁’重大交叉难题。”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教授李玉峰介绍。

当下,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供应链网络安全现状堪忧。部分智能汽车代码已经超过了1亿行,且大多代码并没有直接掌握在主机厂手中,但主机厂往往是网络安全的第一责任单位。汽车行业拥有非常复杂的供应链,主机厂需要第一时间找到供应链各部件的网络安全短板,难度颇高。此外,网络安全还会随时危及功能安全,进而影响智能汽车的驾驶安全。

其次,汽车网络安全人才紧缺。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课程,而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相对高校来说,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急需汽车主机厂、网络安全企业和高校多方联合培养。

第三,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处于起步阶段,功能安全难以量化、风险不可预测,致使保险业难以“入场”。

解决技术难题

针对以上行业痛点,新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聚合了国内汽车制造和网络安全领域的头部企业、一流高校力量,旨在通过协同创新,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关键技术难题,塑造高可信的数字安全“底盘”。

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介绍,中心将设立“三室一平台”,即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网络安全实验室、内生安全实验室、网络安全保险实验室和成果转化辐射平台。

去年10月,搭载自动驾驶内生安全控制系统的实验车辆,在福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示范区完成了3大类46个场景的第三方测试;去年11月,在第四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上,内生安全技术再次成功抵御了来自全球“白帽黑客”持续72小时的300余万次高强度攻击。所谓内生安全技术,由邬江兴院士团队独创,其为智能汽车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一体化内生保障提供了新路径,能够有效抵御未知漏洞和未知“后门”的网络攻击。

2021年7月,工信部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加速推动内生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落地。接下来,协同创新中心将重点构建企业级专项漏洞库和高效能检测安全工具,推出一系列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技术和产品。

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中心还将探索体现“上海创新”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保险产品,以总保费可接受和持续稳健经营为前提,协调科研机构、保险产业、汽车产业和网络安全产业头部公司合作参与。

建设创新高地

麦肯锡最新咨询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将面临一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到2030年,全球汽车软件和电子产品市场将增长到4690亿美元。

去年12月,上海发布了《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从120亿元提升至250亿元,推动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车联网目前尚处在起步加速阶段,网络安全产业更是处于发展早期。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上海要想有所作为,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动机”,需要抓住这一机遇,推动网络安全技术范式创新,形成网络安全产业新动能。

相关热词搜索:车联网安全

上一篇:中金:华为携手AITO “问界” 汽车智能时代
下一篇: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架构技术系统研究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