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信创时代,国产ERP迎来发展良机
2022-12-08 11:51:32   来源:信创纵横   评论:0 点击:

 

01

大信创时代,国产ERP空间广阔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于1990年提出来的,迅速为全世界商业企业所接受,现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也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大型企业所使用的公司资源管理系统。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O%的企业都在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

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是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客户、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内外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信息技术,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ERP起源于库存管理,由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最初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配置问题,早期主要面向制造业,用于采购管理和库存控制。在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MRP阶段之后又经历了闭环MRP、MRPⅡ等阶段。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全球ERP软件市场规模约为448亿美元,其中中国ERP市场达385亿元,占比为12-13%左右。

从下游市场需求结构占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ERP软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其他依次为流通行业、建筑行业、电力行业、交通行业、石化行业等等。2021年工业制造在ERP软件市场中市场份额达到41%。

我们认为,在大信创时代,国产ERP的发展将迎来发展良机:

  1. 我国ERP市场的全球占比远低于我国GDP和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我国ERP的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2.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3. 在行业信创的大趋势下,国产ERP的市占率将稳步提高。

     

同时,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ERP作为企业核心管理系统,其安全可控也被更多企业所重视。我们判断,ERP作为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第一大单品,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GDP达17.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18.5%。制造业是ERP最大的下游行业(2021占比41%),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但中国ERP全球占比仅为为12-13%左右,远低于我国GDP和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

和海外头部厂商相比,国内的ERP厂商起步较晚,国内高端ERP软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能力距海外巨头还有差距。具体来看,2021年在我国高端ERP软件领域,SAP、Oracle两家市场占比达到53%。

 

02

解耦&云化,后ERP时代的投资主线

我们认为,随着企业数字化应用的深入,企业管理领域的数字化需求已进入新的阶段。ERP概念诞生之初,企业主要面临内部资源不统一问题,因此ERP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企业内部制造资源的合理规划,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要围绕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外部供应链关注较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开始更加重视内外部资源的协同,由原来的重视内部物流、资金流管理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统一配合转化,基于这种变化, ERP的服务范畴也从专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协同向企业与其外部产业链间的资源共享及进一步协同延伸,聚焦整合各方面资源。企业数字化的需求也从人财物、产供销拓展到智能营销、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ERP在企业管理系统架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企业管理涉及领域众多,门类广泛,围绕核心ERP衍生出来的营销、制造等需求旺盛。

我们认为,ERP及企业管理数字化领域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 对于大型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大集中走向解耦,各细分领域(比如营销)的需求从稳定转向敏捷。解决方案门类较完整,具有快速迭代、响应能力的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2. 对于中小型企业,云化ERP具有便捷、低投入等优势,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我国ERP及管理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ERP核心系统建设阶段;大集中的ERP阶段,随着范围和功能扩展,ERP系统承载管理数字化领域的主要需求;统一底座、系统解耦,各专业子系统承载对应需求,通过统一底座形成协同效应。

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建设从集中走向解耦,从稳定转向敏捷的原因如下:

  1. 根据Gartner PACE Layered Application Strategy,应用系统分为三层:System of Record,System of Difference,System of Innovation,ERP作为System of Record的典型代表,具有稳定、通用的特征。

     

  2. 在大ERP时代,各类派生需求均由ERP承载,一方面导致ERP过于庞大,性能压力较大;同时部分归属于System of Innovation层的需求变化快,要求系统敏捷、快速迭代,强调个性化与用户体验,这与ERP本身稳定、通用的特征不符,导致最终效果不及预期。

     

  3. 在大ERP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需求由ERP承载,ERP系统用户数快速增长,导致软件授权费用激增,企业负担加重,有效降低核心ERP系统用户数和软件许可授权费也是促使系统从集中走向解耦的重要原因。

     

云ERP由供应商托管,并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企业,云ERP能够在保证和传统ERP相同的功能和优势的情况下避免许多传统ERP的劣势,如前期的部署费用。

  1. 部署方式:传统ERP主要安装在企业自备的硬件或者服务器上,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主要由企业自建团队或企业合作伙伴负责;云ERP则托管在服务商提供的云平台上,服务器维护等工作也由服务商负责,云ERP客户无需担心软件后续的应用维护、数据安全防护等问题。

     

  2. 付费方式:传统ERP采用买断式付费方式,在软件部署初期就需要向服务商缴纳一大笔初始费用,且后续的维护工作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云ERP服务商则是向用户实行按需付费的方式,通常情况下,服务商按年或按月收取租金。

     

  3. 访问方式:传统ERP部署在本地服务器,用户只能使用固定的计算机,通过公司内部网络访问软件;云ERP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访问,可以满足用户远程办公等需求。

     

 

03

投资建议
1)国产ERP龙头:受益标的包括金蝶国际、用友网络等。
2)各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标的包括汉得信息、鼎捷软件、普联软件等。
 

04

风险提示
市场系统性风险、科技创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博弈突发事件。

01

大信创时代,国产ERP空间广阔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于1990年提出来的,迅速为全世界商业企业所接受,现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也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大型企业所使用的公司资源管理系统。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O%的企业都在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

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是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客户、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内外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信息技术,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ERP起源于库存管理,由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最初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配置问题,早期主要面向制造业,用于采购管理和库存控制。在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MRP阶段之后又经历了闭环MRP、MRPⅡ等阶段。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全球ERP软件市场规模约为448亿美元,其中中国ERP市场达385亿元,占比为12-13%左右。

从下游市场需求结构占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ERP软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其他依次为流通行业、建筑行业、电力行业、交通行业、石化行业等等。2021年工业制造在ERP软件市场中市场份额达到41%。

我们认为,在大信创时代,国产ERP的发展将迎来发展良机:

  1. 我国ERP市场的全球占比远低于我国GDP和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我国ERP的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2.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3. 在行业信创的大趋势下,国产ERP的市占率将稳步提高。

     

同时,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ERP作为企业核心管理系统,其安全可控也被更多企业所重视。我们判断,ERP作为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第一大单品,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GDP达17.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18.5%。制造业是ERP最大的下游行业(2021占比41%),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但中国ERP全球占比仅为为12-13%左右,远低于我国GDP和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

和海外头部厂商相比,国内的ERP厂商起步较晚,国内高端ERP软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能力距海外巨头还有差距。具体来看,2021年在我国高端ERP软件领域,SAP、Oracle两家市场占比达到53%。

 

02

解耦&云化,后ERP时代的投资主线

我们认为,随着企业数字化应用的深入,企业管理领域的数字化需求已进入新的阶段。ERP概念诞生之初,企业主要面临内部资源不统一问题,因此ERP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企业内部制造资源的合理规划,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要围绕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外部供应链关注较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开始更加重视内外部资源的协同,由原来的重视内部物流、资金流管理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统一配合转化,基于这种变化, ERP的服务范畴也从专注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协同向企业与其外部产业链间的资源共享及进一步协同延伸,聚焦整合各方面资源。企业数字化的需求也从人财物、产供销拓展到智能营销、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ERP在企业管理系统架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企业管理涉及领域众多,门类广泛,围绕核心ERP衍生出来的营销、制造等需求旺盛。

我们认为,ERP及企业管理数字化领域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 对于大型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大集中走向解耦,各细分领域(比如营销)的需求从稳定转向敏捷。解决方案门类较完整,具有快速迭代、响应能力的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2. 对于中小型企业,云化ERP具有便捷、低投入等优势,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我国ERP及管理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ERP核心系统建设阶段;大集中的ERP阶段,随着范围和功能扩展,ERP系统承载管理数字化领域的主要需求;统一底座、系统解耦,各专业子系统承载对应需求,通过统一底座形成协同效应。

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建设从集中走向解耦,从稳定转向敏捷的原因如下:

  1. 根据Gartner PACE Layered Application Strategy,应用系统分为三层:System of Record,System of Difference,System of Innovation,ERP作为System of Record的典型代表,具有稳定、通用的特征。

     

  2. 在大ERP时代,各类派生需求均由ERP承载,一方面导致ERP过于庞大,性能压力较大;同时部分归属于System of Innovation层的需求变化快,要求系统敏捷、快速迭代,强调个性化与用户体验,这与ERP本身稳定、通用的特征不符,导致最终效果不及预期。

     

  3. 在大ERP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需求由ERP承载,ERP系统用户数快速增长,导致软件授权费用激增,企业负担加重,有效降低核心ERP系统用户数和软件许可授权费也是促使系统从集中走向解耦的重要原因。

     

云ERP由供应商托管,并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企业,云ERP能够在保证和传统ERP相同的功能和优势的情况下避免许多传统ERP的劣势,如前期的部署费用。

  1. 部署方式:传统ERP主要安装在企业自备的硬件或者服务器上,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主要由企业自建团队或企业合作伙伴负责;云ERP则托管在服务商提供的云平台上,服务器维护等工作也由服务商负责,云ERP客户无需担心软件后续的应用维护、数据安全防护等问题。

     

  2. 付费方式:传统ERP采用买断式付费方式,在软件部署初期就需要向服务商缴纳一大笔初始费用,且后续的维护工作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云ERP服务商则是向用户实行按需付费的方式,通常情况下,服务商按年或按月收取租金。

     

  3. 访问方式:传统ERP部署在本地服务器,用户只能使用固定的计算机,通过公司内部网络访问软件;云ERP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访问,可以满足用户远程办公等需求。

     

 

03

投资建议
1)国产ERP龙头:受益标的包括金蝶国际、用友网络等。
2)各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标的包括汉得信息、鼎捷软件、普联软件等。
 

04

风险提示
市场系统性风险、科技创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博弈突发事件。

相关热词搜索:信创安全

上一篇:基于PKS体系的行政办公系统建设
下一篇:揭秘信创央企巨头“两电”的资产帝国!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