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钹院士:防范人工智能安全风险
2022-09-30 11:09:59   来源: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6倍多,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比2019年同期增加15%,在制造、交通、医疗、金融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伴随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以及使用频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发生的范围和可能性持续提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钹认为,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爆发拉开了人工智能浪潮序幕,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众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但以数据驱动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在可解释性、稳健性方面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导致安全事件频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最为重要命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白皮书(2022年)》同样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暴露出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及人们对人工智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对可信安全的呼声不断增多。

 

从长远看,人工智能安全问题需要从算法模型原理上寻找突破口。张钹提出构建第三代人工智能,即在第二代人工智能具有的数据、算法、算力3个要素基础上,再融合知识要素,建立新的可解释、稳健的人工智能方法。

 

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屏障需要不断在攻防演练中升级对抗能力。大赛聚焦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场景中的典型漏洞及风险,通过考核漏洞发现、挖掘等能力,寻找新型安全需求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攻防技术创新,为强化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与安全评估能力建设提供支撑。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要基石,算力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将满足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安全发展白皮书》指出,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应保护数据模型不被窃取,有效防范恶意攻击,提供可信任的运行环境,保障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稳定。

 

但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专门的安全标准、技术体系、评估规范、监测和检查手段仍在建设中。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安全发展,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认为,算力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应构筑具有针对性的一体化、全链路标准体系,实现协同联防。同时,鼓励算力基础设施企业和算法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安全技术工具集成到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中,降低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成本,形成安全发展良好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人工智能

上一篇:边缘人工智能的风险
下一篇:量子CNN对数据集的测试准确率高,但存在局限性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