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全华为芯片版图;GPT-4来了,全网沸腾;戴尔“去中化”进程全面启动;中国UEFI on RISCV工作组成立
2023-03-17 15:25:34   来源:自主可控新鲜事   评论:0 点击:

  一文看全华为芯片版图(附55家被投企业名单)

  华为,正在悄无声息地扩大它的芯片“帝国”。

  日前,苏州培风图南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了两大投资方——华为哈勃投资和深创投。

  

  资料来源:36氪创投

  据公开资料显示,培风图南于2021年6月在苏州工业园成立,是一家为晶圆厂提供生产制造全流程EDA软件及工艺研发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产品线涵盖光学邻近效应修正(OPC)、工艺器件仿真(TCAD)、器件建模、良率分析和提升、可制造性设计(DFM)在内的全系列制造类EDA软件产品。

  该公司核心团队由拥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经验的一线晶圆厂高管以及国内最早从事此类软件研发的技术先驱组成。

  培风图南已是华为哈勃投资自2020年12月以来,继阿卡思微、九同方微电子、无锡飞谱电子、立芯软件之后,投资的第五家EDA开发公司。

  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华为五度出手扩大其EDA阵营,足以见得其对EDA布局的急切。

  事实上,这仅是华为近年来在半导体领域布局的冰山一角。2019年4月,华为正式成立哈勃投资,包括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大主体。哈勃投资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半导体自主可控做准备。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哈勃投资已经投资超过90家企业,其中,集成电路企业占比过半,涉及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制造设备、EDA、封装、测试等,这也是哈勃投资成立之初的使命使然——发展国产芯片供应链,打通整个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摆脱美国制裁。

  以下为华为哈勃投资截至目前投资的半导体企业名单:

  

  该名单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若有疏漏之处,欢迎指正补充

  GPT-4来了,全网沸腾

  一觉醒来,GPT-4突然间就来了,而这距离ChatGPT的发布,才仅仅过去了四个多月。

  此前,曾传闻GPT-4有100万亿参数,比现在的ChatGPT强大500多倍,不过这一说法很快被辟谣。近日,OpenAI的CTO曾经对媒体表示,让大家“少一些关于GPT-4的炒作会更好”,而从今天发布的GPT-4来看,这句话多少带点欲扬先抑的意味。在发布的博文中,OpenAI这样表示:

  GPT-4是OpenAI努力扩展深度学习的最新里程碑,它是一个大型多模态模型(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提供文本输出),虽然在许多现实世界场景中的能力不如人类,但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上表现出人类水平。

  01 GPT-4都强在哪里?

  加入图片识别功能

  和外界此前的猜测一样,GPT-4是一个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不再仅仅处理文本数据,对图片也有了理解能力。但相比于此前各大科技公司推出的多模态模型,GPT-4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虽然官方表示,GPT-4现在只开放了文字输入的功能,图片输入功能还在加紧开发中。但在官方的文章中,OpenAI给出了几个使用范例,如说明图片的内容、分析图表、解答图片内的考题、找出图片不寻常的原因等,已经让人大开眼界。

  在OpenAI官方发布的视频中,GPT-4通过识别上图中随便画出的草图,就识别出了这是一个关于网站的草图,然后“顺手”生成了建成这个网页的全部代码,再然后...一个网站就这样建成了。

  强大的推理能力

  还有一个官方示例也值得一提,当被问到下图的笑点在哪里时,GPT-4的回答更是让人惊叹:“这张图片中的幽默来自于将过时的大型 VGA 连接器插入小型现代智能手机充电端口的荒谬做法”,从这一回答中可以看出,GPT-4所具备的推理能力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虽然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但逻辑推理依然是人类区别于AI的最显著特征,而GPT-4表现出的逻辑和推理能力,需要所有人开始重新思考人类区别于AI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支持更长的输入和输出

  相比于ChatGPT,GPT-4可接受的文字输入长度增加到3.2万个Token,约2.4万单词,同时也支持更长的输出,大约能处理长达25000字的文本,这使得更多的应用场景变为可能,例如长文本的创建、超长对话和文档的搜寻和分析等,仅需一次对话,就足够写一部剧本或者短篇小说了。

  

  考试能力超过90%人类

  对于GPT-4来说,最强的并不是视觉能力的加入,因为很多的多模态模型早就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功能,其最亮眼的功能是它所表现出的推理能力,在GRE、SAT和美国法学院考试等我们较为熟悉的美国考试中,GPT-4的得分几乎和人类考生没有区别了,其中,GPT-4在模拟律师考试的成绩在考生中排名前10%左右,在SAT阅读考试中排名前7%左右,在SAT数学考试中排名前11%左右。在GRE考试中的数学部分,满分是170分,GPT-4获得163分,而上一代GPT-3.5得分为147分,在GRE语言部分,GPT-4得分为169分,GPT-3.5得分为154分。

  也就是说,GPT-4已经可以靠自己考上斯坦福大学。

  从下图中也可以看出,GPT-4相比于GPT-3.5,在多项专业考试中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绿色部分为GPT-4提升的部分)。不过,OpenAI官方也警告说,新版本还不完美,在许多情况下,它的能力不如人类。

  

  支持更多语言

  许多现有的机器翻译的基准测试都是用英语编写的。而为了初步了解 GPT-4 在其他语言上的能力,OpenAI的研究团队还使用Azure Translate将MMLU基准翻译成多种语言,这套基准涵盖了57个主题的14000个多项选择题 ,在测试的26种语言的24种中,GPT-4全部优于GPT-3.5和其他大语言模型。

  以上这些也仅仅只是OpenAI官方示例的一小部分,OpenAI的总裁和联合创始人还展示了GPT-4有关总结文章、写代码、报税、写诗等一系列能,可以说GPT-3.5做不到的, GPT-4大都可以轻松解决。

  02 微软新必应早已用上GPT-4

  GPT-4发布之后,微软在第一时间表示:“如果你在过去五周内的任何时候使用过新的 Bing 预览版,你就已经提前了解了 OpenAI 最新模型的强大功能”。是的,新版必应搜索早已经用上了GPT-4,在过去五周中,很多人体验的必应就是GPT-4加强过的,只不过仅仅开放使用了文字能力而已。虽然微软没有用全球首发的字眼来描述,毕竟微软在OpenAPI上已经投入了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换来的这样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

  在搜索上,微软的必应长期以来都无法跟谷歌相竞争,市场份额更是差了一个量级,但是随着ChatGPT的问世,微软率先接入使用,CEO纳德拉表示他们的搜索已经优于谷歌了。而这次GPT-4也被曝用在了必应搜索中,不知道谷歌方面是否依然还能“坐怀不乱”。

  可以说,微软是ChatGPT和GPT-4的最大赢家。在过去的两年里,OpenAI重建了整个深度学习堆栈,并利用微软的Azure设计了一台超级计算机,以便于应对他们超高的工作负载,通过此前获得的经验,GPT-4才能快速而稳定的完成了GPT-4的训练,也为微软的云服务赢得了更多的业务。

  结语

  这次,OpenAI并没有公布具体模型大小的细节,也没有公布用来训练模型的硬件,理由是出于“竞争原因”。没有了数据、模型和算力的对外参考,OpenAI已经构建起了自己更宽更深的“护城河”能力,也侧面说明了新一轮的科技军备竞赛已经打响。

  当国内各大企业还在抢发“中国版ChatGPT”的时候,GPT-4的突然发布,让复现GPT-3.5和ChatGPT的各类工作都在瞬间黯然失色。在这个时候,不仅谷歌等科技大厂需要思考为什么会落后于仅有三百多名员工的OpenAI,每个人也都需要思考未来的创新到底是什么样子。

  助力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中国UEFI on RISCV工作组”正式成立

  3月13日,中国UEFI on RISCV工作组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国UEFI on RISCV工作组由山东大学、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算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红帽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和科研人员联合发起成立,将持续不断地吸收国内外对RISCV固件技术感兴趣单位和个人,推动相关开源生态在国内的发展。

  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是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是目前最主流的计算机启动和操作系统加载的标准规范。在RISCV技术迈向服务器领域的过程中,以UEFI为标准,通过固件链接软硬件上下游,是难以逾越的必经之路。工作组的建立,将围绕RISCV固件领域进行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从而完善RISCV生态建设关键环节,大力促进国内RISCV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贡献强劲的技术力量和支撑。

  戴尔“去中化”计划曝光,2026年停用中国芯,2027年脱离中国制造

  戴尔的“去中化”进程已全面启动。

  3月14日,中国台湾《工商时报》报道,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戴尔计划在2026年排除中国大陆芯片设计厂商及中国大陆制造的芯片。此前1月份,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戴尔计划在2024年停用所有中国制造的芯片,到2025年,将五成产能转移出中国。

  而根据目前最新报道,戴尔的产业链转移计划已正式出炉,其最终目标是,2027年将消除对中国制造的所有依赖。

  虽然有不少供应链厂商试图劝说戴尔暂缓“去中化”,但从目前真实情况来看,这些建议并没有任何作用。

  01 戴尔的芯片采购与PC产品,都将分阶段“去中化”

  戴尔的“去中化”计划,覆盖了从最上游的IC芯片采购到下游整机与周边组装,根据台媒报道,这一“去中国化”进程将分阶段进行:

  2025年:减少其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周边设备(如键盘、电源、风扇等)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

  2026年:所有产品所使用的芯片都采用中国境外的非中国公司制造;

  2027年:戴尔希望实现100%转型,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不再来自中国工厂。

  

  戴尔要求,供应给美国市场的笔记本电脑,从2025年开始,60%必须由中国大陆以外的工厂生产,到2027年,则这一比例达到100%。

  据其报道,台式电脑的要求也类似。这也就是说,到2027年,戴尔35~40%出货量,都会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生产。

  在IC采购上,戴尔最快2026年起开始分阶段实施“去中国化”。

  第一阶段:不再采购中国大陆IC厂商在中国投片生产的产品;

  第二阶段:不再采购中国大陆IC厂商在海外晶圆厂投片生产的产品。

  据其报道,欧美日韩等地区IC厂在中国大陆晶圆厂投片生产的产品,迟早也会被劝说改变投片地点。

  02 2022年Q4戴尔在中出货量下降近半

  戴尔作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仅次于联想和惠普),其产品的生产组装等也大大依赖于中国供应链。据统计,戴尔每年出货量约5000万台PC,而其在中国的工厂及合作伙伴,为其供应了65%的产品。

  此外,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戴尔在中国一直占据着前三的销售份额。而2022年,戴尔在中国的PC出货量出现明显下降,跌幅达21.5%,尤其第四季度,与联想、惠普相比,其跌幅最大,下滑近50%。

  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其转移供应链的策略有关。随着戴尔加快这一进程,未来这一数据还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戴尔要将如此庞大的产业链全部转移至国外,无疑将提高戴尔的生产成本,而这一部分成本最终将由戴尔与其消费者共同买单。对于戴尔来说,此次转移供应链的决定,或许过于激进。

  03 结语

  为了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不止戴尔,其它国际消费电子大厂也都在或多或少进行供应链“去中化”。

  据了解,惠普、苹果等都在悄然寻找东南亚的替代厂商。但半导体产业链需要人才、劳动力、物流、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必要因素的共同支撑,东南亚能否取代中国大陆“超级工厂”的位置,恐怕还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关热词搜索:信创安全

上一篇:未来将从根本上解决国产芯片“卡脖子”问题!
下一篇:处心积虑巧取豪夺国有资产!“芯片狂人”赵伟国被审查起诉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