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变革在即,区块链链接智慧医疗
2022-12-07 12:08:33   来源:区块链头条   评论:0 点击:

  区块链已发展多年,现实中应用例子已经很多,比如智能医疗、食品药品安全溯源、类似“绿码”功能的治安防控等,而对于新冠肺炎这类新涌现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新事物,区块链技术拥有的存证和通证特点也能发挥独特优势。

  华为的一份报告中数据显示: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普适性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从2016年的金融领域开始,到2018年的物流、政企和新能源领域,再到2019年的运营商、智能制造和车联网,而在2022年之后,普适性最强的领域预计就是医疗行业。

  区块链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可以渗透到多个环节,比如药品药理的科研创新、药品的可信追溯、医疗保险的管理与服务、医保支付改革、基于隐私保护的个人健康管理等,下面我们将具体展开。

  01

  激发医学科研创新

  一方面,利用区块链的存证技术,能够对医学领域的创新创造路径进行可信存证,清晰追溯创新路径,评估不同参与者的贡献度。

  另一方面,在存证的基础上实施适当的通证激励,能够给科研人员以正反馈,甚至凭借通证参与到后期研究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也是“知识经济”的实现方式之一。

  02

  药品的可信追溯

  基于区块链的物品追溯已经不算是新奇技术,在各类商品中都有应用,比如沃尔玛在对部分食品的溯源体系中就引入了区块链技术。

  药品的可信溯源在未来也是一种必需。比如:疫苗的研发、生产、检验、运输、销售和使用,这一套流程中沉淀的不仅是溯源数据,而且我们也能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某些流行病指数、药品的供需等等,以便更有效地管理药品的生产和分配。

  03

  医疗保险的管理与服务

  在医疗保险方面,以往的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方式需要解决信任机制问题,比如引入第三方背书等。同时,医疗保险流程复杂、结算难、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访问壁垒、信息不流通等问题,这些都可以借助区块链的可信技术来解决。

  链上数据结合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进行交叉验证,保证医疗数据的真实性,并通过隐私传播或者分级披露等方式,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可信数据传输。

  04

  医保支付改革

  中国医疗行业的最大支付方来自国家公立医保,在官方大力推进DRGs的背景下,医保等支付数据上链将催生极大的应用价值,带来更大的价值增量。

  05

  基于隐私保护的个人健康管理

  通过差分隐私、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保护技术,能够将用户许可使用的个人数据在统一的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数据分析并服务于用户。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历史就医记录都可以上传到共享平台上,不同的数据提供者可以授权平台上的用户在其允许的渠道上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保证用户隐私基础上,可以实现同类用户的特征工程,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多方在区块链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分级使用,可以方便医生获取患者历史数据、并将共享数据用于建模和图像检索辅助医生治疗和健康咨询,同时可以对特定类型的疾病进行建模分析,从而达到更好的辅助决策和治疗的目的。

  区块链技术从真正意义上彻底改变了信息和数据的未来愿景。

  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者假定区块链将彻底改变所有行业的发展方式,使数据和信息交换更容易、更可靠和更安全。一些行业和部门正在试图成为这项技术的早期采用者,但还有一些部门对如何使用区块链仍持谨慎态度,并且正在谨慎行事。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演讲中,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HHS)讨论了区块链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潜力。该白皮书介绍了多个区块链在该行业的潜在使用案例,包括从供应链透明度和保护到对医疗记录的访问,再到简化与保险公司的沟通流程,甚至更好地实现远程患者监控功能。

  尤其是在医疗保健数据方面,区块链爱好者认为,与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保真度。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基于区块链的健康文件解决方案提供了安全的加密技术,可以在与各方通信时保护个人信息的完整性。通过区块链网络交易中涉及的通证化、智能合约和加密技术,预授权过程将大大减少,使患者能够更有效地获得必要和知情的护理。“

  “相较于以前依赖于患者或从不同来源,例如当地医生、实验室等物理邮寄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文件来获取信息的方式,医疗保健提供者能够更加快速地访问相关的信息。”

  毋庸置疑,医疗保健信息和数据早就应该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网络安全威胁和数据保真度不断受到质疑的世界中。

  区块链技术会继续发展,但创新者、政策领导者和技术爱好者必须想办法以安全、负责任且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式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

相关热词搜索:区块链

上一篇:医疗保健变革在即,区块链链接智慧医疗
下一篇:区块链网络安全将成为 2023 年的最大趋势之一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分享到: 收藏